首页 > 综合新闻 > 详情

鲁迅雷 | 把路修到家门口

众望新闻 | 2023-04-14 16:47


01.jpg

把路修到家门口

——播州区石板镇石板社区南村至石门屯组组通纪实

路,是人们砥砺前行的希望,也给无数梦想带来了信心和动力。涉及千家万户的“组组通”,正成为播州区交通战线的新亮点,有效促进了“三农”工作,山村旧貌换新颜,广大群众的致富路上点燃一盏明灯。

正值深秋,我来到诗意浓浓的石板镇,处处欢声笑语,市场井然有序,街道整洁,镇容规范,家家户户都挂着大红灯笼,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

这里曾经是坡改梯的发源地。199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临现场予以指导,掀起了全国坡改梯工程的新高潮;镇域内的水泊渡景色秀美、水量丰富,是遵义市城区居民饮用水的“大水缸”,为遵义市打造300万人口城市发挥了重要功能;这里是全省“稻+工程”的示范基地,池坪、沐恩寺两个示范区优质水稻丰富了人们的美丽新生活;今年9月中旬,这里成功举办第三届世界辣博会的主会场,让“小辣椒、大产业”成为精准脱贫的新引擎,全镇2.7万亩辣椒助推群众生活红红火火。

走在贯穿南北镇域的巷三公路,红红大辣椒造型,特色鲜明,耀眼突出,给人视觉美的享受。一条条欢迎四方宾朋的标语,让我感受到了石板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为这方热土的新变化感到欣慰!

“把路修到家门口”,是村民多年的愿望,过去人们贫困的生活,以及陈旧的生活陋习,因为道路的不畅所致。

在石板镇石板社区的一条组组通公路,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条通组路打开了群众的心结,让群众看到了致富的新希望,也让群众梦想飞得更远、更高。

对外出云南曲靖务工8年的郑守生来说,2018年回老家过春节,心里亮堂得很!

他从遵义打的回老家过年,出集镇不远应是印象最深的乡村小道,狭窄不说,路面坑坑洼洼,泥泞飞溅。他每次回来,衣服弄得脏兮兮,心情十分糟糕。像往常一样,他打算在入村后步行,眼前的水泥路让他恍如梦中,干净、整洁、宽敞、平坦的路面,让他很兴奋,群众多年期盼的愿望终于成为现实,“雨天一身泥,热天一身灰”一去不复返。坐在的士车内,他感觉家乡的景色真美丽,慢慢湿润了眼眶。更让他高兴的是,外出打工多年的他,终于可以改造家里的老房子改造,这条道路真解决了材料运输的大问题。

采访途中,五十多岁的宋月明刚从一农户家吃酒回来,带着小孙子走在宽敞、整洁的通组路,一看见我们,就打开了话匣子,话语间透露出满满的幸福。他是这条经济路、民心路、致富路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言语间透露出无限感慨。

我有幸遇到郑学书老党员,70岁的他身体硬朗,十分健谈。路通后,他经常将自家庭院花草摆弄一番,将院子清扫得十分干净,家里物件摆放得井然有序,生活在舒适、美丽的小院,让他对新生活产生了无限遐想。平常闲暇的他,总会为村民编排花灯:

半月春

正月逢春好唱花,新官上任坐九街。

新官坐在九街里,十盘瓜子九盘牙。

三月逢春好唱花,层层春笋正发芽。

姊妹二人去搬笋,罗裙包笋转回家。

…………

如今生活好了,儿孙都有自己的工作,郑学书老人就喜欢为群众们编排花灯,这些农民语言的内容,被群众演绎得十分精彩,大家喜欢得不得了,也为群众找到了新的精神寄托,镇里的举办新春晚会还大家去表演,传统的精彩记忆又被找了回来。

在组组通的道路旁,有个小坝子,坝子里有几块水田,一条小溪潺潺从公路边流过,坝子中央,有一棵上千年的红檬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十分壮观,村里人把它喻为神树,经常来树下祈祷,以求家庭幸福安康、人丁兴旺。夏天,村里人喜欢聚集在树下,拉拉家常,天南海北地吹牛,这是当地村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路修通后,村民思想活跃起来,户户人家都在谋划新的生活模式。有的开始发展养殖,有的计划发展种植,有的结合村里丰富的自然资源拟招商发展乡村旅游,有的拟利用自家庭院开办农家乐,脱贫致富奔小康不再挂在嘴上。

社区干部唐德良说,距离村民不远的偏岩河,正引资旅游公司发展漂流等水上项目,明年上半年将正式对外营业,这给村里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镇里也在找旅游公司商谈,将村里的屯堡、红檬树也作为其中的旅游景点,带动更多村民也致富增收。

村里的宋晓会,在距离村里6公里的乐意现代蔬菜园区务工,长期步行要走1个小时,很不方便,如今通组公路贯通后,都萌发了购买摩托车的想法,因为既可以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更好照料家庭。

“要得富,先修路”。

2017年5月的一天,对于石板镇石板社区洪庄村民组79岁老党员郑学书来说,极不寻常。一大早,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人大主席喻世冕来到他家,给他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镇里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决定将村民长7公里的乡村道路全部打通,彻底改变多年来道路不畅的现状,村民多年的愿望终于有了福音,穷乡僻壤的落后面貌有望得到改变。这个声音很快就从郑学书家院子传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村民便从山坡、田野赶了过来,这个激动程度至今仍被村民津津乐道,有人专程跑到三公里外的镇上,专门制作了内容为“真诚感谢当地党委、政府修建南村至石门屯公路”的大红标语,并买来了一首国旗,用6米长的竹竿挂在村里的最显眼地方,无数群众肃然起敬。村民们集聚到红檬树前,唱起花灯,跳起舞,人人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喻世冕和随行的镇上干部感动得流出泪水。

这次组组通建设,涉及石板镇石板社区石璧沟、上洪庄、下洪庄、团山四个村民组。这里虽距石板集镇3公里,但因为10余年交通条件滞后,当地群众的经济条件落后,村容村貌多年没有变化,群众精神面貌欠佳。

宋月明介绍说,十年前,由他自发组织村民也对进村的道路修建过,但是由于资金受限,仅仅修了一段泥巴路,由于施工停止下来,一度被少数人蚕食,出行很不方便。大家急切盼望能够有资金帮助将道路彻底改造下,解决好群众的关心问题。

如今,政府提出修建这条通组路,群众的心又紧紧拧在一快,决心全力以赴支持道路建设。

“一个篱笆三个桩”,招标明确中北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负责勘测设计,贵州建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另交通局下派技术指导员负责技术质量监管,镇、村干部及群众负责协调矛盾纠纷。

说干就干,村里人谁也没有掉链子。村民自发成立了以镇人大代表、上洪庄村民组组长宋月明为组长征地协调服务小组,义务为项目建设开展土地协调工作。大家形成共识,凡村里的土地和青苗一律不予赔付,涉及外村的,反复去做工作,尽可能最低程度进行赔偿,确保资金最大限度用于工程上,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也节约了建设资金。

谈到当初的土地协调,宋月明很有感触:“大家的思想觉悟真高啊!”或许是大家受够了以前道路不畅的苦楚,村里人运东西出去不顺畅,外面采购东西车辆也不愿进来。在本村的土地协调时,没有人家提出赔偿, 7公里道路赔付土地及青苗才用去2万元!

镇人大主席喻世冕亲自挂帅,镇交管站站长余荣强与社区唐德良两名同志全程做好工程的协调服务。村民们的信心满满,动力十足,许多年老的村民眼里噙着泪花, 大家决意早日把路修通。唐德良说,工程即便招标了施工单位,但只要有空,就义务到工地帮忙,从未叫苦,从未要过一分报酬,让人感动!

播州区交通运输局局长高朝伟,得知群众修路的激情很高,更加增强了全力支持的信心和决心,他对此前未解决此条通组路很牵挂。在繁忙的工作中也亲自现场调研过问,并针对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质量安全等进行调度,并安排副局长黄晓桓 、工程师刘文晶、刘瑜亲自服务该项目,随后安排两人把“家”安在村里,零距离对接项目,为项目的技术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2017年7月6日,在鞭炮声声后,现场人潮涌动,人声鼎沸,南村至石门屯的组组通项目正式启动,机械声轰鸣,工人们精神振奋,干劲十足。

五个月里,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无论晴天,还是雨天,宋月明、郑学书等同志挨家挨户去做群众工作,并耐心宣传政府的初衷,教育大家必须有“牺牲自己,顾及集体”的奉献精神,村民热情高涨,民风淳朴。

村民郑学书感慨万分:“以前村里的路不通,让老百姓吃尽了苦头,地里种的东西卖不出去,家里喂养的猪也被猪贩子踏价,然而每家每户的烧火煤无奈买得老高。”

如今道路修通了,老人告诉笔者:“感谢共产党,感谢党和政府,这件事做到了大家的心坎里,告别贫困的日子不远了,出行安逸得很。”

刘瑜作为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很有感触:“从最开始的勘测,到最后的通车,倾力服务项目,路基宽度不能少于4.5米宽,混泥土厚度确保15厘米以上,强度不能低于C25,急弯、陡坡、临崖临水等地段严格按照规范设置有关设施,确保道路百分之百安全。”就是这条路,他与村里好几户村民还结下了深厚情谊,经常电话问寒问暖。

据悉,播州区建立了农村“组组通”公路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完善了执行技术规程,实行质量责任登记制度,落实建设项目设计使用年限内的质量终身负责制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区交通运输局为农村“组组通”公路的监管主体,加强“组组通”公路建设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新改建农村“组组通”公路一次性交付验收合格率达100%。

在公路管理上,播州区严格执行“政府主导、分级负责、以镇为主、群管群养”的管理养护机制,充分发挥“村规民规”的作用,引导村民广泛参与,确保了通组道路的畅通,切实提高了农村公路的管理水平。

笔者在遵义市播州区交通运输局了解到,该区将通过2017-2019三年公路大决战,拟投资10.4亿元,对全区未通公路3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1047个村民组实施1675.7公里通组公路硬化建设,实现通组公路由 “通不了”向 “通得了”“通得好”转变,彻底打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而投资390万元长7公里的南村至石门屯的通组路,只是播州区三年公路大决战的一个缩影。

2017年12月30日,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石板社区南村至石门屯道路竣工通车,村民载歌载舞,锣鼓喧天,共同喜迎这条民心路、致富路、经济路终于建成,鞭炮声响,童叟欢呼雀跃,这是值得当地群众喜庆的日子。

不久,播州区组组通现场会也亲临现场,镇、村两级结合工作实际,作了现场经验交流,与会领导从宣传发动、协调服务、工程监管、资金把控、质量维护等方面受益匪浅,现场群众感觉到,村里从未这么热闹过,还是道路修通好处多啊!

这里已成为播州区组组通建设的一个示范,很多经验做法正在被广泛推广。

路修通了,村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想法慢慢多了起来。

村民何礼初看展树木种植的发展态势,出租土地30亩栽种桂花苗;宋月明、宋月模结合自己的养蜂习惯,分别养蜂20箱以上;赵廷贵、陆远进分别初尝甜头后,发展生猪出栏100头、50头;胡必强勤劳智慧,大力发展养鸡、养羊、养牛,发展信心十足;郑守生还看准交通便捷的优势,拟筹资开办农家乐,他对未来的餐饮发展底气十足;连三合镇的吴光华、刘德伟也捕捉到发展契机,2018年到村里租地上百亩,发展香葱,收入达30万元;外出务工的宋小武、王永强、王永权看到家乡变化后,也萌发了回家创业的想法。

镇长代文波介绍说,石板社区的这条通组路,补足了村民发展的短板,团山等村民组自然生态良好,民风淳朴,是个宜居宜游的好地方,村里有历史悠久的古营盘,7个溶洞,9栋石拱桥,5个石朝门,特别适合旅游开发。加上巷三公路、遵义市绕城公路等便捷的交通条件,的确是个投资的好项目,值得各路商家投资兴业。

这条通组路,搅动了一池春水,村民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的致富梦想变为现实。

走在宽敞的道路上,心里暖融融的,我深深感到,这条路让群众思想更加活跃,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更强,寻找致富的途径更多,心劲更足。

石板镇的群众是幸福的,他们的日子会更加红火,生活条件会变得更加完善,必将迎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