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赴贵州重走长征路感悟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作家协会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作家叶辛、彭学明、阿来、张未民、李云雷、刘亮程、李掖平、鲍尔吉·原野、次仁罗布、彭学军、冯杰、杨小凡、畀愚、成路、李庆文、贺涛、向娟等一行,沿当年红一方面军行军路线赴贵州采风。
叶辛一行在贵州境内从黎平为起点,参观黎平会议纪念馆、黎平会议旧址、高屯少寨红军桥;经瓮安,参观猴场会议会址、领导人行居、红军标语;经遵义,参观红军山烈士陵园、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娄山关战役遗址并看望老红军;经仁怀,参观鲁班镇烈士陵园;经习水,参观青杠坡战斗遗址、四渡赤水一渡渡口、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经赤水, 参观丙安镇红一军团红一师指挥部旧址 。在贵州境内重走长征路的活动历时7天,行程2000多公里。作家们所到之处,参观革命遗址、瞻仰先烈遗物,倾心听取讲解,一次又一次地接受传统教育,一次又一次接受灵魂洗礼。“长征是一次艰苦卓绝的奋斗,也是中国人民在绝境中改变命运的壮举。进入21世纪,举国上下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中国梦,也是新的伟大长征。“长征精神所体现的革命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信念,所反映的革命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英雄情怀,是文学创作必须汲取的营养;长征精神所体现的责任、担当和使命,也是我们文学所必须具备的责任、担当和使命。”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彭学明由衷地感概。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叶辛曾在贵州农村当知青,虽然回沪后多次来过贵州,但来一次都有新的感受,他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长征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我们正在进行实现中国梦的“新长征”,与昔日红军长征的任务、条件虽然不相同。然而,要在一个充满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国际环境中,要跻身世界发达国家之列,其艰难险阻远甚于当年的长征。当年的长征红军面临着敌人精良的武器、充实的粮食,凭借着不怕牺牲、不怕艰苦、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的嘱托,要求我们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进一步弘扬长征精神,去倡导、讴歌、弘扬那种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共同利益,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进取的艰苦奋斗精神。
吉林省作协主席张未民在活动归来的途中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今天我们重走长征路,是新形势下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又一次文学实践。我们要用心用笔,去讴歌和弘扬长征精神,描绘长征沿途人民建设新中国、创造新生活的伟大业绩,在长征精神激励下,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地挺进实现中国梦的“新长征”。彭学明也表示:此次重走长征路对所有的作家来说都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作家们用心聆听、感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也同老区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感受深刻,收获颇丰。“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从“接地气”的角度谈及他此次重走长征路的感受: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牢固根基。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也是各项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稳固基础。在建设实现中国梦的新长征中,我们必须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化作血液倾注于文学创作之中。此次重走长征路,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历练和积累机会,这是一次接地气的过程,是文学创作的精神动力补充之旅,是人生经历的锻造之行。当年红军长征既可以看成是一次具体的军事行动,但我更觉得这是一次人的意志力量、精神的典范和榜样。在那么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这支部队完全是靠意志和精神引导下走向胜利。长征精神是伟大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家李掖平也说出了自己此行的感受:“来到贵州之后,感慨红军当年在崇山峻岭中穿行的艰难。这次我们的采访是真正接地气的。这种地气不仅仅在于让我们传承老一辈革命先烈那种革命意志,更重要的是,知道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去工作,怎样去为人民服务,怎样用自己的笔为历史书写、为人民代言。回去以后,不管自己是创作电影剧本,还是从事文学理论研究,我都会有更高远的境界,更广博的情怀。
青年网络作家贺涛、向娟也深有感受地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这句俗语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党和红军在长征中面临的种种艰难困苦。长征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艰苦奋斗的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弘扬长征精神,就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让我们的网络文学创作始终充满正能量。
(作者系贵州省作家协会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