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采风活动 > 详情

沿着光辉的足迹前进——中国作家协会赴贵州开展“重走长征路”采风活动综述

贵州省作家协会 | 2016-05-05 16:57

为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向深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中国作家协会联合江西省作家协会和贵州省作家协会,组织开展“重走长征路”主题采风活动。采风团沿着当年红军长征路线,重温长征精神,讴歌时代巨变,创作反映红军长征精神及长征沿线地区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文学作品。

4月11日至16日,中国作协“重走长征路”主题采风团一行走进贵州开展采风创作活动。贵州省作协以此为契机,在贵州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携手遵义市、黔东南州、黔南州、仁怀市党委宣传部及文联等单位,精心制作采访线路,准备红军长征历史资料和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资料,向作家们展示贵州弘扬长征精神,坚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新态势;展示贵州人民奋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新跨越的时代精神。

此次重走长征路主题采风活动由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作协、市文联副主席叶辛担任团长,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担任领队,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阿来、张未民、刘亮程、李掖平、鲍尔吉·原野、次仁罗布、彭学军、冯杰、李云雷、杨小凡、畀愚、成路、李庆文、孟英杰、贺涛、向娟任姗姗等。既有家喻户晓的知名作家,也有富有潜力的青年作家;既有从事报告文学、小说、散文、诗歌的作家,又有从事网络文学、影视创作的作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人民日报、文艺报、贵州日报、贵州广播电视台派记者随团进行采访报道。

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网信办主任谢念与贵州省作协主席、省文联副主席、贵州文学院院长欧阳黔森会见了采风团一行,对各位作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国作协表示衷心感谢,希望作家们通过本次采风活动,感受长征精神,用文学形式更好地宣传“多彩贵州”的红色文化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宣传贵州在长征胜利80年后的发展变化。

 

传承

4月12日,采风团冒着大雨沿着红军在贵州的行进路线抵达黔东南州黎平县,参观有“中国革命胜利的起点”之称的“黎平会议”会址。

4月13日,采风团如红军当年的行军,一路向古邑瓮安奔去。采风团先后来到“猴场会议”会址纪念馆、“猴场会议”会址、领导人行居和红军干部团修养连旧址等地,详细了解被周恩来誉为“伟大转折的前夜”的历史。

4月14—16日,采风团一行来到了中国革命的“福地”,“伟大转折”之城遵义。一到遵义,采风团即派代表赴医院看望102岁的老红军王道金;.作家们在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向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 在遵义会议陈列馆,观看重现当年“遵义会议”召开情景的视觉片,重温义会议所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及其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时刻; 作家们在苟坝会议会址认真聆听讲解,重走当年毛泽东提着那盏“照亮中国革命”的马灯夜见周恩来的山路……

在遵义期间,作家们切身感受长征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与精神----登上雄奇峻峭的娄山关小尖山战斗遗址,环顾习水县青山翠岭的青杠坡,耳边回响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诗句,红军战士征战娄山关、血洒青杠坡的紧张激烈场景映入眼帘;赤水河的丙安古镇红一军团陈列馆,再现“四渡赤水”的画卷;与93岁高龄的仁怀市鲁班镇红军烈士陵园守灵人刘福昌交流,感悟其信守承诺为红军烈士守灵45载的情操;在习水女红军纪念馆,体会“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红军精神。

采风活动中,作家们同当地群众、文学爱好者广泛交流,并在黎平和遵义召开交流座谈会。会上,叶辛介绍了本次采风活动的情况:“中国作家协会开展重走长征路采风活动,是为了组织作家沿着红军长征之路进行采访创作,书写革命老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说:“红军长征是人的意志和力量、精神的典范跟榜样;回顾长征精神不光是回顾历史,更关乎今天精神文化向度的建设。”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李掖平道出了自己此行的真实感受,她说,长征精神犹如誓言激励和鼓舞作家的文学创作。辽宁省作协副主席、省公安厅政治部专业作家鲍尔吉·原野把此次采风活动当成“一场心灵的洗礼,让人充满感恩,对革命前辈永不忘记”的征途。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认为,这次重走长征路,对所有的作家来说,都是一次感恩之旅、“补钙”之旅和文学精神的洗涤之旅、锻造之旅。

 

感受

本次采风活动,作家们除了感受根植于贵州人民内心的长征精神,还感受到老区人民在长征精神激励下改变家乡面貌所做的努力。从黔中腹地到美酒河畔,从绵延的雷公山到巍峨的大娄山,作家们看到高速铁路、公路通到苗乡侗寨,体验了寨门迎宾,聆听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感受了当地绚烂的民族文化魅力;在红军当年经过的贵安新区,展示在作家们面前的是现代化高科技大数据产业中心,过去落后的村寨耸立起现代化互联网云服务社区,每一滴汗水都能激起时代的涟漪”;在整村推进小康建设、引领精准脱贫典范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作家们沿着习总书记走过的路线,感受着花茂村的富饶与乡愁……印着中国革命胜利脚步行进在同步小康伟大征程上的多彩贵州让作家们大加感叹,“完全颠覆了以往对贵州的看法,这里到处感受得到快速发展的气息。”

一周的时间匆匆而过,但重走长征路的所见、所闻却深深打动了作家。长征精神充满人性的光辉,震撼人们的心灵。他们说,老区人民对红军崇敬和爱戴蕴含着革命的情怀和力量,蕴藏着文学创作的丰富资源和精神动力。重走长征路,是一次盛大而踏实的实践方式,能够强健我们的脊梁,照亮我们的笔端。

采风团在黎平会议纪念馆合影

采风团成员在猴场会议纪念馆合影

采风团走过黎平高屯少寨红军桥

叶辛(左)等慰问老红军王道金(中)

采风团成员在遵义红军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