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读堂 > 详情

“精读堂”讲座选·第一卷 | 与15位作家一起精读经典,探寻“正在重读”的惊喜(一)

贵州省作家协会 | 2021-01-30 17:16

意大利当代作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剩下他孤身一人的夜晚:“精读堂”讲座选·第一卷》所包含的15位当今具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家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精细解析,即是他们“正在重读”经典的独特体验。 

本书旨在将“精读堂”文学艺术讲座现场还原成文字,以重读“精读堂”、精读“精读堂”的方式,再次接近作家们眼里的那些经典。这本书的出版也将是一次读者与作家们一起走进经典的精彩纷呈的探寻。

为了让书友们透过该书对阅读经典有新的认识,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我们将在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推送5期内容,与大家一起走近《剩下他孤身一人的夜晚:“精读堂”讲座选·第一卷》中的15位作家,听他们聊一聊“读经典”的意义。

 


冉正万

非凡又荒诞的史诗


 


冉正万南风杂志社社长、总编

曾任《山花》副主编。现为南风杂志社社长、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跑着生活》《树洞里的国王》《有人醒在我梦中》,长篇小说《洗骨记》《纸房》《银鱼来》等五部。短篇小说《树上的眼睛》入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有作品入选《2009中国短篇小说年选》《2010中国短篇小说年选》《中国短篇小说年度佳作(2010)》等。曾获贵州省政府文艺奖一等奖、深圳网络原创文学奖、中国首届产业工人文学奖首奖。

 

冉正万/非凡又荒诞的史诗——读卡达莱《亡军的将领》


◆ 我更关心的是作品本身:它是让我怀着惊喜读下去,还是让我敬而远之,这才是标准。

◆ 与其说这是亡军的将领的命运,不如说这就是生活。与其说这就是生活,不如说这就是人性。将军出发之前,把死亡的军人全都当成“军人”,没把他们当人,军人就是打仗,就是生与死。他从没有意识到,包括他自己,任何职业的外衣之下都是人。

◆ 卡达莱早期是写诗的,有评价说:其诗意的散文和叙事的灵巧,堪称炉火纯青。确实,他的语言很有味道。虽然我们读的是翻译作品,但仍然能读出诗的韵味。《亡军的将领》是卡达莱的处女作,在严肃又幽默的讲述中,作者完成了这部非凡又荒诞的史诗。


 

谢挺

香水是怎样炼成的


 

谢挺《山花》杂志社副主编、编审

1988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地球物理系。199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迄今已发表、出版各类体裁文学作品百万余字,部分作品被权威选刊、选本转载。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想象中的风景》《有青草环抱的房间》《沙城之恋》,长篇小说《爱别离》《留仙记》。曾获《北京文学》奖、贵州省政府文艺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山花》杂志社副主编、编审。

 

◆ 我得承认,再次面对《香水》,十几年前那种颠覆性的阅读感受没有再发生。当然,这也正常,就像一个熟悉地形的司机对前方的路况再无意外一样,《香水》至少技术层面已无秘密可言。我们常常用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抚慰人心来衡量它的价值,就此而言,显然这并非《香水》的长项,但时过境迁,《香水》仍不失其妙,并俨然已成幻想小说、寓言小说中的经典,甚至有着教科书般的标杆意义。不难发现,现在很多中国当代小说都受过这部小说和作者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启发和影响。

◆ 《香水》开宗明义,把作者和整部小说的意图先说了出来,他要为一位气味世界的怪杰立传,这个人的天才和野心由于仅仅局限在气味这样一个时效短暂的王国,因此他在整个文明史上也找不到痕迹。

◆ 作家聚斯金德写了一个属于个人的造神运动,一个身份卑微的人,也有控制他人、掌握世界的想法,而且他几乎成功。但他消失在原点,消失于和他一样来自底层,有着同样疯狂的人群。


 张艳茜

白鹿原下的陈忠实



张艳茜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

黑龙江省绥化市人。198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曾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延河》文学月刊常务副主编、陕西省米脂县政府副县长(挂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研究员。陕西省政府优秀编辑奖、柳青文学奖、首届全球丰子恺散文奖金奖、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得者。出版散文集《远去的时光》《城墙根下》《从左岸到右岸》《心中有她就属于你》,长篇小说《貂蝉》,长篇评传《平凡世界里的路遥》《路遥传》。

 《白鹿原》从1993年出版到现在,已经热销了二十六年。这期间,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这部著作却始终广受普通读者喜爱,而且一直以来也是评论界研究的热点。出版之初曾有许多怀疑的目光,但不管它曾引发过多少文学的和非文学的争议,它都以自己深厚、苍凉、雄奇、壮美的形象昂立着,像一尊质地坚硬的石雕。

 后来站在中国当时文学创作制高点上的陈忠实,回眸过往岁月,他深切感受到,他在农村的岁月,其实对他以后的创作起了决定性的影响,他对中国农民、对中国农村的理解和了解,正是在那些年完成的。正是这四十年的农村生活,为《白鹿原》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真实素材,根植了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

 他很清醒,他不是研究村庄史和地域史,他是要尽可能准确地把握那个时代的人的脉象,他们的文化心理结构形态。


《剩下他孤身一人的夜晚:“精读堂讲座选·第一卷》目录


冉正万/非凡又荒诞的史诗——读卡达莱《亡军的将领》

谢挺/《香水》是这样炼成的

张艳茜/白鹿原下的陈忠实

戴冰/剩下他孤身一人的夜晚——胡安·鲁尔福及其地狱世界

李寂荡/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我读博尔赫斯的诗歌

武歆/走近经典作品的心路历程——关于若泽·萨拉马戈和他的《修道院纪事》

庞培/白银时代之帕斯捷尔纳克

刁斗/一出为悲剧帷幕所藏匿遮蔽的讽刺喜剧——卡夫卡和他的《饥饿艺术家》

王剑平/像一个人一样活着并非易事——谈美国作家卡佛

李浩/树上的生活与知识者之路——对于卡尔维诺的阅读与思考

尔雅/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肖申克的救赎》是如何成为经典的

马原  刁斗/小说的生与死

郑翔/超越存在困境的哲学之诗——鲁迅《野草》略谈

东君/脑袋里是喜剧,心脏里是悲剧——芥川龙之介眼中的中国与中国人眼中的芥川

谢廷秋/丰饶的文学世界——莫言之经典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