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 又远又近的外婆家
01
我的外婆家是坐落于高山之洼、可渡河河畔的一个小村寨,它对我来说一直是个又远又近的存在。
刚出生时外公给我算了一卦,说我和外婆家犯忌讳,8岁之前都不能去外婆家,因着这个忌讳,8岁以前外婆家对我来说是个又远又近的存在。
母亲总是对我说去外婆家得走三四个小时呢,要着沿着绕着山坡跑的盘山土路一直一直往下,直到看到一个大大的坝子、一条又长又宽的河流,就到了外婆家。
去外婆家的路又弯又陡,依着下坡惯性冲到杂草林子里是常有的事,被大风灌一鼻子黄灰是常有的事,顺着路边林子摘野果也是常有的事,被路边偶尔出现的人家狗子追着跑更是常有的事。
母亲还说从外婆家到镇里得走五六小时呢。天微微亮,他们一群人约起,背着土里刚摘的蔬菜瓜果,驻着竹子拐杖,沿着盘着山弯弯曲曲的小道一直一直往上。
那条路又弯又陡,他们借助竹子拐杖爬上磨玉了的石头台阶,走过小溪流淌过的碎石道,穿过湿滑的泥巴松林道,走过邻崖的窄路,穿过漆黑的隧道……在坑洼弯曲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在去镇里的路上,他们几乎不说话,一路上除了脚踩在路上的啪嗒声,竹杖怵在地上的踢踏声,就是此起彼伏的呼呼喘气声。
为了早点到镇里,蔬菜瓜果能买个好价钱他们就一直一直往上爬,直到镇里。
母亲也常常对我说他们上山打猪草在山里玩一天的趣事,去河里摸鱼捡漂亮石头的乐事,闲暇时去河滩堆沙子的趣事。
因为母亲的描述,外婆家对我来说是个距离很远很远但心灵很近的地方,我不曾去过那里,却又好像是在那片神奇的土地长大一般。
02
终于,在外公允许下,六年级时我第一次去了外婆家。
我还记得母亲和我提着大大小小的礼物,拦了一辆面包车去的。
那车破烂的外壳、破烂的座椅和沙石嵌满的轮胎昭示着它饱经摧残。
那车脏烂臭,却掩盖不了我的兴奋,去往我心中乐园的兴奋。
但很快我就变恹了,小面包车在坑坑洼洼的小路上上下下的颠,绕着山一圈一圈的绕,司机方向盘子左旋右转人被甩的左右晃动。
有时候我感觉自己都要被甩出车子,又是一个大弯,我的脸被甩在车上,不经意往窗外看一眼瞬间产生一种要掉下雾蒙蒙、看不见低的深渊的感觉。
很快我吐了,车子颠一下我吐一口,车子甩一下我吐一口,直到吐出青汁也还没到外婆家。
这辆破车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执着的摇摆前行,像绿色大海中的一艘小船,看不到边际,看不到尽头。
我哭兮兮的和母亲说不去了,太远了,太远了,我不去了。
母亲见我实在不行了,只得和司机商量了下,礼物烦他给运到外婆家,母亲则下车陪我走路。
下车后我坐在路边的石头上,龇牙咧嘴,皱着眉头不肯动。
母亲拿我没办法,只能指着远处对我说,看那边,快到了,再走会就到了。
我抬头远远望着苍苍郁郁的群山和那条母亲常说的河又兴奋了起来。
母亲带着我走过她常说的那些路,有小溪穿过的石子路,有磨玉了的石头路,有湿滑的松间小路……
走啊走啊,不知道走了多久,我几乎要走不动的时候。
母亲指着远处对我说,终于到了,外婆家。
我的面前铺展着一条又长又宽的河,落日悬在河面,将河水染的通红。
哗啦哗啦流着的河水带着落日余晖一路向前,波光粼粼。
粼粼河水上有一架长长的吊索桥,在风中晃晃悠悠。
母亲说穿过吊索桥就是云南了。
我吵嚷着要去看看,哆哆嗦嗦的穿过吊索桥,一脚踩在桥上,一脚落在地下。
我欢快的对母亲说我一脚在云南一脚在贵州,真厉害!
母亲对我笑了笑了,和河里捡石头的姨娘说着我座车座吐了的糗事。
姨娘笑了笑了,这丫头不得行呀,有我们寨子里一半的血统还走不得那路!
我气鼓鼓的不说话,看着吊桥底下奔腾的河流,在河滩捡石头的孩童,沿着河缇种植的绿竹,和纵横阡陌的小泥道上背着篓子穿行的人。
这时候外婆家对我来说又远又近,它明明就在我眼前可它的一切又是存在于我认知之外。
03
那次坐车经历着实难过,我又不想走上三四个小时,甚至是五六个小时,直到上了初二我才第二次去外婆家。
这次我座的是农村客运站的车子,车子比起面包车也算不上太舒服,但这次我先吃了晕车药应对这次的颠簸之旅。
记忆中的颠簸没有很激烈的出现,因为以前盘山的土路被水泥覆盖,成了平整的水泥路。
远远望去,这条看不到尽头的路就宛如一条系在绿色礼物盒上的一条带子,曲折美丽。
车子还是甩的,只是没有记忆中那么强烈,因为以前路上随处可见的石块,那些拦车抢劫的石块,已经随着发展不再被允许随意放置了,这条路是真的平坦了。
车子绕过弯道,头一偏依然能看到雾沉沉、不见底的深渊,但目光更近的地方是水泥墩子和蓝色的护栏,隔绝掉了要落下去的不安。
车子沿着平整但崎岖的道路一路往下,仿佛打了个盹一般,很快就要到外婆家了。
从水泥路冲出来,再经过一小段沙石铺的小土路就到了外婆家。
母亲欣慰的说这次不过40多分钟就到外婆家了,真好。
我也觉得真好,这次我只吐了一点点就到外婆家。
交通方便了,外婆家这两年很流行外出,大一些的孩子们都出去务工了,和我差不多的孩子们都去镇里或县里上学了,没人陪我玩,我很寂寞。
我很寂寞,我想看电视,我想玩手机,但外婆家都没有,这次河流、河滩、吊桥……在我眼里都失去了光彩。
外婆家又远又近,它就在我面前可是我心飘远了。
04
后来我有了手机,百度过家里到外婆家的距离不过15公里,开车不过30分钟。
事实上,实际去也只能花30多分钟。
路还是记忆中那条平整但弯弯绕绕的水泥路,唯一不同的就是到外婆家的那一小截土路也修成了水泥路。
但若你更仔细一些,你会发现以前通往各家各户的小泥巴路已经变成了白花花的水泥路。
若你更仔细一些,你会发现家家门前都会停着小轿车或小货车或三轮车一类的交通工具。
但你更仔细一些,你会发现家家都是家电齐备网络互通的了。
母亲和村里的姨娘话家常。
姨娘说现在寨子里的人都不背东西去卖了,都是用自己家车拉去集市或者别人来寨子里收了,瓜果蔬菜都收,价格公道。
她看着远处早熟的一大坝子玉米,乐呵呵的说,今年玉米长的好又能得上一笔不错的收入。
姨娘看着远处感叹了一句真好!
母亲也看着远处感叹了句真好!
我知道她们在看什么,她们在看那条顺着葱郁群山攀爬的路,从这里看其实看不太分明,但这条路在我们心里留下浓重的痕迹,所以变得清晰又明了。
我看着远处也感叹了句真好!
三人相视一笑,我们都知道有了路,这个小村寨的未来也会逐渐清晰明了。
这里的河流依然那样美丽,竹子依旧那么萋绿,路上穿行的依然是那些人。
什么都没变好像又什么都变了。
外婆家离我又近又远,因为以后我会越走越远但它似乎已经离我越来越近了,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