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采风活动 > 详情

贵州省作协组织作家走进毕节黔西

贵州省作协网 | 2023-09-29 10:00

稻香随风舞,金秋映丰收。9月4日,由贵州省作家协会组织的“贵州作家基层行”采风活动拉开序幕,来自省内的知名作家及2022年、2023年加入作家协会的新会员40多人,在为期4天的时间里,深入毕节黔西、六盘水水城等地采风,感受新时代贵州发展的蓬勃气息,积累创作素材,寻找创作灵感。同时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办文学分享会,对新会员进行文学创作和权益保障培训。

1.png

9月4日,采风团到创建中的黔西市化屋村“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调研。化屋村依山傍水、风光优美,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浓厚,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系列惠民政策持续精准发力,化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功摘掉贫困帽子,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化屋巨变,是毕节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的成果。

2.png

作家在采风中了解到,化屋村以乡村旅游产业为龙头,培育发展集特色民宿、特色餐饮、游船观光、苗绣蜡染、黄粑、黄姜、黄牛等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链。诗人、作家孙捷感慨地说,“以点看面,从小看大,从化屋村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我们贵州踔厉前行、奋发不已的精神状貌。贵州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3.png

作家们还考察了雄伟的鸭池河大桥,千里乌江上最美的崖壁画廊。鸭池河大桥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径中承式空腹钢混结合提篮拱桥,是贵州“桥梁博物馆”的重要成员,为“高速平原”的美丽风景增添一抹鲜艳色彩。看到酷似大鹏展翅的崖壁画廊,作家们赞叹不已。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杨骊神往地说“山水有阻隔,但在变化不断的新时代更多的是相连相牵,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折射出人们对‘金山银山’的深刻理解”。

作家走进位于黔西市大关镇的盐运文化陈列馆,通过观看历史文献资料、实物、多媒体音视频等,对贵州的盐运文化和红色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历史上,黔西县大关镇为盐运重镇,曾齐聚八大盐号于此,至今境内仍留存着盐道、碑刻、会馆等大量盐运遗迹,是贵州百年盐运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作家们了解到,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强渡鸭池河,进占烂泥沟(今大关镇),组织100多名群众打开八大盐号之首的“协兴隆”号,将仓里囤积的盐巴发给群众。2022年加入作家协会的新会员孙倩颖参观盐运文化陈列馆后感受深刻:将盐运文化与红色文化融为一体打造成人文景点,契合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既增强人们对盐运历史的了解,又传承了红色基因,对自己的创作有很多触动。

一审:宫厚梅
二审:田鹏飞
三审:高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