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采风活动 > 详情

触摸黔东文脉 全国文学名家走进铜仁

多彩贵州网 | 2023-11-11 10:36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记者 郭红宇)1个码头、11条古巷道、103栋明清建筑,矗立三江交汇处的古城记录着铜仁自明代以来500余年的发展。11月9日,全国文学名家采风团走进中南门古城,贯穿主城的锦江河清澈如许,让大家有感于贵州对绿色发展的坚持;以公园为核心的城市建设,也是能看到城市管理者对新发展理念的践行。

参观周逸群故居

从古城东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周逸群故居。作为贵州走出的革命先烈,周逸群是贺龙同志的入党介绍人,在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了解周逸群生平

在其故居,采风团了解了周逸群烈士的家族历史和成长故事,从求学东京到黄埔磨砺,从参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建到遭国民党军伏击英勇牺牲,他短暂的人生壮丽精彩,也让到场作家为之动容。

目前,包括周逸群故居在内,贵州已成功创建18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的顺利推进,红色文化、长征文化正成为贵州文旅一张愈发闪亮名片。

在文庙观看情景剧

走出周逸群故居往右行十余步,便是修缮后的铜仁文庙。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是由大成殿、名宦祠、乡贤祠和东西两庑合围而成的一座四合院。在这里,采风团调研期间,观看了知府田载修建揽星阁、明代官员田秋求皇上在贵州单独设开科乡闱的情景剧,对铜仁明代以来的文化传承、具有影响力的名士官员有了清晰的了解。

“刚刚结束的‘星星点灯’全国电力诗歌赛上,铜仁学院的学生战胜了很多专业诗人拿下一等奖。”《南风》杂志副主编冉正万说,这是多年来铜仁学院为代表的各级院校在文化、文学教育方面持续投入的成果,这种从大学到中小学的文化传承教育也是黔东文脉延续的证明。

老友相聚

走出文庙,沿着老巷行至东山寺古街,便是今年4月开馆的欧阳黔森文学馆。展馆面积约620平方米,展示了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主席团委员、影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文联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贵州文学院院长欧阳黔森从事文学和影视创作的各类资料6千余件。

参观文学馆 

为文学馆题词

“铜仁给我的感觉就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在文学馆参观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作家协会主席东西说,自己1997年就来过贵州,看了黄果树瀑布、龙宫,当时感觉很震撼。这次坐高铁到贵阳、再到铜仁,风景依然很好、交通更方便了,文学馆的建设更让他看到了政府对文艺、对文学的重视,相信这里后续会培养出更多文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