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堂”第55期——“时代之子”鲍勃・迪伦
11月18日,“精读堂”第55期在贵阳也闲书局举办,主讲嘉宾李皖从文学的角度为广大读者生动讲述了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Bob Dylan)的创作历程,梳理了这位以民谣创作歌手的身份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称为“时代之子”的传奇生涯,让听众更为深刻地了解这位杰出的音乐家。本次讲座由贵州文学院主办,贵州文学院全体干部职工、社会各界文学及摇滚音乐爱好者70余人聆听讲座。
鲍勃·迪伦是一位备受尊敬的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他的音乐生涯跨越了几十年,创作了数千首歌曲,并赢得了多项音乐奖项。
李皖着重从“布鲁斯之子”(迪伦是怎样一个天才)、“时代之子”(迪伦在写什么)、诗史:杜甫和迪伦(迪伦在写什么之二)、叙事诗与民间传说(迪伦对诗歌有何创造)、词人之巅峰(迪伦有何资格得诺奖)五个方面,以文学的视角诠释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的音乐风格独特,他的歌曲融合了摇滚、民谣、蓝调等多种元素,注重从美国传统民歌音乐的叙事方式中汲取素材,将民歌中表达的情感融入自己的音乐作品中,展现了他对音乐的独到见解。他的音乐风格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对后来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歌词创作是鲍勃·迪伦音乐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歌词通常富有诗意,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于人生、爱情、社会等问题的思考,备受音乐界赞誉,在文学领域也享有较高声望。他的音乐和歌词启发了无数音乐家的创作灵感,影响了摇滚、民谣、蓝调等多种音乐类型的发展。他的音乐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多首作品的影响力至今仍未减退。
鲍勃·迪伦的音乐成就和荣誉无数。他获得了多项音乐奖项,其中包括诺贝尔文学奖等重要奖项。《Blowin’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是鲍勃·迪伦所创作的最广为人知的一首名曲,奠定了他最早的名声。凭借这首歌的歌词在内的诸多作品,他于2016年10月13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歌曲。他借这首歌表达了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愿望。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机构瑞典文学院宣布的获奖理由是迪伦的作品“在美国民歌的伟大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表达”。
开讲前,贵州本土乐队“脑壳乐队”深情演唱了鲍勃·迪伦的代表作品《Blowin’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和《Knockin' On Heaven's Door》(《叩响天堂之门》),增强了讲座的吸引力和氛围感,赢得现场听众热烈掌声。
作为国内著名乐评人,李皖有著译20余种,包括著作《听者有心》《民谣流域》《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多少次散场,忘记了忧伤》《四十年,一百块砖》等,译著《列侬与洋子的最后谈话》《鲍勃·迪伦诗歌集》(合译)等。 在《读书》《文汇报》等开有专栏。曾任华语音乐传媒奖多届评审团主席。据介绍,此次李皖的贵州之行缘于同“精读堂”主策划——贵州文学院副院长戴冰4年前在深圳旧天堂书店的关于鲍勃·迪伦的主题为“一个时代的听觉记忆——从鲍勃·迪伦谈开去”的对话活动。“精读堂”将秉承精读经典、品读名家、传播文学的宗旨,邀请更多的名家与读者面对面交流互动,讲述经典背后的故事,分享阅读的感受,为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文学创作鉴赏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二审:田鹏飞
三审:高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