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及时资讯 > 详情

鲁迅文学院贵州作家培训班|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吴义勤:正确理解主旋律写作

贵州日报报刊社 | 2024-09-29 08:59

      

名家档案

吴义勤,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鲁迅文学院院长。吴义勤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以精准而犀利,优雅而澄澈的批评实践,有力建构了极具个性的文学批评话语体系。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等奖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等,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9月20日,由鲁迅文学院和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办,贵州文学院与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鲁迅文学院贵州作家培训班暨第七届贵州省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在贵阳市孔学堂开班。开班仪式结束后,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鲁迅文学院院长吴义勤以《关于山乡巨变题材创作》为题,为学员们带来了培训班的第一堂课。

此次讲座聚焦于“山乡巨变”这一题材在创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探讨了如何通过长篇小说的形式来描绘生活画卷,并通过对主旋律作品的深入分析,澄清了大家对主旋律创作的误解。同时强调,贵州的作家们应更加注重挖掘本土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记录和描绘贵州山乡的历史变迁。

 

“新时代的乡村不再是封闭孤立的存在,它与现代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乡村振兴也不仅是乡村自身的振兴,更是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休戚相关的一部分。”吴义勤表示,写好山乡巨变的关键在于拓宽创作视野,站在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大视角,深刻认识“山乡”、感悟“巨变”。

 

吴义勤还指出了当前“山乡巨变”题材小说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如采用报告文学式的写作手法来创作小说、对文学主旋律的理解存在偏差等。他建议,应当避免急于求成、简单化处理以及先入为主的创作倾向,力求将现实的真实性、艺术的高度和思想的深度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需要为某些‘主旋律’写作进行纠偏,主旋律不仅仅意味着政治上的正确性,它同样涵盖了人类追求的真实、善良、美好与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人类共同价值。”吴义勤认为,许多人仍然依赖传统的思维模式来表达主题,导致很少有作品能够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标准。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缺乏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形象,无法深入触及个体的灵魂深处,缺乏对人性及精神层面的深度探索;许多小说仅仅停留在事件的描述上,缺乏引人入胜的故事框架,没有内在逻辑的驱动,使得人物与情节无法紧密交织、共同推进。

 

因此,吴义勤提出,必须克服思想上的误区,重新定义主旋律的概念,不应将其狭隘化。同时,要正确理解现实题材的意义,紧跟时代的步伐,始终将文学性置于创作的核心位置。正确的主题与题材本身并不能自动赋予作品文学性。对于创作而言,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去表现这些内容,即“怎么写”才是决定作品成败的根本因素。“我们当代作家应该真正以人民为中心,俯下身、沉下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人民心连心,体味人民的甘苦,用功、用心、用情去书写和刻画人民的形象。”吴义勤说。

 

记者 赵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