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读堂 > 详情

【精读堂第86期•活动启事】从遵义子午山雅集看沙滩文化的传承与民国文人精神——兼论《子午山纪游册》的文化价值与学术意义

贵州省作家协会网 | 2025-04-08 10:39

 

遵义子午山雅集看沙滩文化的传承与民国文人精神——兼论

《子午山纪游册》的文化价值与学术意义

主讲嘉宾

唐燕飞

时  间

20254 12 日(周六)

15:00——18:00

地  点

大道阳明(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会议室

地址

贵阳市南明区中山西路65号(三元宫)

指导单位

贵州省作家协会

  

贵州文学院  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

  

大道阳明(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嘉宾简介

唐燕飞,遵义师范学院古代文学教授、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遵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从事古代文学、地方文化、文艺理论研究,参与及主持完成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级项目,在研国家社科基金培育项目1个、黔北文化研究中心项目1个。主编《汉字的魅力》《旧律新声》等书,与人合著《仡佬族文学史》。在《教育评论》《贵州社会科学》《贵州文史丛刊》《文史天地》等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讲座内容

讲座结合《子午山纪游册》一书的成书背景、参与作者、学术价值等,引出中国古代文人的雅集传统,探讨民国文人在抗战烽火中传承贵州沙滩文化的精神实践。主讲人唐燕飞梳理了雅集的历史脉络与功能演变,指出此次雅集由赵乃康、丰子恺等六位学者发起,通过谒郑珍墓、题咏唱和、书画创作等活动,实现了与沙滩三贤(郑珍、莫友芝、黎庶昌)的跨时空对话。雅集成果《子午山纪游册》收录诗文书画43件,丰子恺《郑墓原状想象图》兼具艺术价值与史料意义。通过对比兰亭雅集,指出子午山雅集更强调学术传承与地域文化传播,在抗战南迁背景下彰显了知识分子守护文脉的责任担当。讲座提出,该雅集对当代地域文化活化、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其“以雅集促创作”的模式为传统文化创新提供了历史范本

供稿:贵州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