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寂荡:简洁明快中的诗意——读《欧阳黔森诗选》
编者按:
4月15日下午3点,在诗韵与思想交织的文学盛宴中,由贵州省作家协会、贵州出版集团主办,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省作协创研部承办的“那是中国神奇的版图——《欧阳黔森诗选》分享研讨会”在新华书店(紫林庵分店)圆满举行。
会上,李寂荡、颜同林、李俊、南鸥等评论家深入挖掘欧阳黔森诗歌的丰富内涵,共同探讨欧阳黔森诗歌的魅力与价值,为这场文学盛会带来了深度与广度兼具的思想启迪。
他们以独到的眼光挖掘欧阳黔森诗歌作品的独特价值,从艺术手法到精神内核,为我们展现了欧阳黔森诗歌在当代诗坛的别样风采。
基于此,我们将这些凝聚智慧与思考的精彩评论整理编发,邀您一同回味研讨会上的思维碰撞,感受欧阳黔森诗歌的独特魅力,探寻其诗歌创作在当下文学语境中的深远意义。
简洁明快中的诗意
——读《欧阳黔森诗选》
李寂荡
获得《欧阳黔森诗选》,第一印象,印制极为精致,采用的彩色版画作的插图,与诗歌相配,很协调,简洁、明快。
他的诗歌没有繁复的修辞,比如在意象的营造上,无意于意象的堆砌,无意于晦涩的比喻。当然,他的诗歌也遵循诗歌的传统写法,依凭“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他写到的景物、人物都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从而呈现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读他的诗,感觉如观流水。时而激越,时而低徊。如组诗《那是中国神奇的版图》就写得慷慨激昂,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组诗《民族的记忆》和《共和国不会忘记》张扬的则是英雄主义的激情 ,而组诗《新疆行》“缘像花一样绽放”,情感则是温柔似水。由此可见,诗人的情感是多样性的,既有雄浑的一面,也有哀婉的一面。豪放与婉约集于一身。
相较而言,我更喜欢组诗《俄罗斯行抄》,该组诗呈现出深沉的人文情怀,在对俄罗斯文学巨匠的深情缅怀中,展现出诗人对文学、对人生的独到思考。而且语感很好,自然而沉着,情感极为真挚、虔诚,有很强的感染力。
另外,作为小说家和编剧,他的诗歌写作也能看出“叙述”的倾向,“叙述”是当代诗歌写作的一种重要方式,不少小说家的诗歌写作往往运用这种方式,也许这种运用是不自觉的,诗句如促膝谈心,娓娓道来,冷静、朴素、真切。
欧阳黔森的诗歌,有不少精彩句子,让人过目不忘,如《罗布泊印象》一诗中的句子“到处是水的痕迹/水的形状/却见不到水”,表达准确,在不露声色中是无限的深意。
作者简介:
李寂荡,汉族,生于1970年,贵州福泉人。曾就读于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和西南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1999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贵州省作协副主席,《山花》杂志主编,贵州省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协会员,贵州省美协会员。在《诗刊》《十月》《中国作家》《作家》《上海文学》《世界文学》《文艺报》等报刊发表有翻译、诗歌、小说、评论、散文、绘画等作品,诗作入选多种选本。出版诗集《直了集》、翻译小说《喧哗与骚动》《月亮与六便士》。获第七届贵州省文艺奖、贵州省青年作家突出贡献奖、百花文学奖·编辑奖、第三届尹珍诗歌奖、第二届海内外华文文学期刊“人和青年编辑奖”等。第三届贵州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主编有《新世纪贵州十二诗人诗选》《在写作中寻找方向》等。先后在贵阳中天美术馆、云南省图书馆举办画展《“我自己和这个世界——李寂荡·文学大师素描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