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同林:站在高处的赤子之歌——评欧阳黔森诗歌
编者按:
4月15日下午3点,在诗韵与思想交织的文学盛宴中,由贵州省作家协会、贵州出版集团主办,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省作协创研部承办的“那是中国神奇的版图——《欧阳黔森诗选》分享研讨会”在新华书店(紫林庵分店)圆满举行。
会上,李寂荡、颜同林、李俊、南鸥等评论家深入挖掘欧阳黔森诗歌的丰富内涵,共同探讨欧阳黔森诗歌的魅力与价值,为这场文学盛会带来了深度与广度兼具的思想启迪。
他们以独到的眼光挖掘欧阳黔森诗歌作品的独特价值,从艺术手法到精神内核,为我们展现了欧阳黔森诗歌在当代诗坛的别样风采。
基于此,我们将这些凝聚智慧与思考的精彩评论整理编发,邀您一同回味研讨会上的思维碰撞,感受欧阳黔森诗歌的独特魅力,探寻其诗歌创作在当下文学语境中的深远意义。
站在高处的赤子之歌
——评欧阳黔森诗歌
颜同林
知名作家欧阳黔森以独具特色的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创作等著称于世,也以收视率高、影响甚远的各类影视剧创作与改编等广为人知。在这些标识性强的不同文体作品之外,他还留下了少而精的诗歌作品,展现了一位站在高处不断行吟的诗人主体形象。从题旨而言,有以下多重含义:一是诗人来自云贵高原,站在地理的高原,也站在时代精神的高处;二是他的诗歌创作不断攀高,在三十多年的诗歌创作经历中,不断探索,后出转精的现象较为典型;三是诗人是一位浪漫主义的行吟者,以赤子之心放开嗓子高歌,以雄浑豪迈的声音,回荡在诗歌的百花园里。
欧阳黔森1980年代初从事诗歌创作,1994 年出版诗文合集《有目光看久》,其中三个版块收录的是诗作,分别是“地质之恋”“心灵的牧场”“高原梦”,一共收录诗作二十余首。1999年在《当代》发表《十八里地》之后,他的重心逐渐转向小说、影视剧创作。新时代以来,诗人陆续在全国重要诗歌杂志或报纸发表诗作,如长诗《贵州精神》,《那是中国神奇的版图》(组诗),《民族的记忆》(组诗),《梨花的清香》,《新疆行》(组诗)等。2024年出版诗歌专集《欧阳黔森诗选》。整体而言,其诗歌创作具有阶段性,数量并不多,主要以质量见长,创作态度严谨。
欧阳黔森的早期诗歌创作中,主要是诗人对贵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所见所闻所感,包括对贵州地质矿产事业的对应性写作,以及咏叹青春、爱情的青春书写。2012年长诗《贵州精神》发表之后,诗人视野不断开阔,书写对象从贵州延伸到了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譬如《新疆行》《民族的记忆》等组诗,这些作品跨越了贵州的地域局限,成为走向全国的贵州声音。这些诗歌在内容上书写家国情怀,讴歌爱国主义或英雄主义精神,拓展精神领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诗歌之路。欧阳黔森的诗歌创作具有个性化特征,诗作中普遍有英雄主义、乐观精神的情结存在,形成诗的思想内蕴。他的诗歌多半运用传统的手法,在比喻、拟人、夸张、通感的修辞手法上着力,情感抒发、描述比兴都是传统民族形式的居多,在抒情的同时杂糅理性与哲思的成分也比较普遍。整体上讲究有感而发,为人民而抒怀,属于为人民而写作的文艺范畴,具有明朗、质朴、刚健的诗歌风格。
作者简介:
颜同林,文学博士,博士后,贵州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执行主编。贵州省核心专家。学术兼职主要有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等。公开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种,主编“贵州文艺批评丛书”等多种。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厅级各类课题10余项。曾获贵州省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贵州省文艺奖等省级奖项或荣誉近20次。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小说、现代诗歌、文艺思潮等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