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读堂 > 详情

“精读堂”第91期首次走进文学培训课堂 提升品牌高度 助推贵州文学创作发展

贵州省作家协会 | 2025-09-24 12:48

9月23日下午,由省作协指导,贵州文学院主办的“精读堂”第91期讲座在贵阳开讲。浙江省作协浙江文学院创研室主任、一级作家郑翔应邀主讲,他以“从浙江当下小说创作的现状与问题看中国文学当下小说创作的现状与问题”为主题,为贵州省第八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以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文学讲座。

讲座中,郑翔以浙江文学为切入点,梳理了自新世纪以来浙江小说创作的群体特征和发展轨迹,重点介绍“50后”至“00后”不同代际作家的创作状况和文学成就。他指出,浙江文学呈现出创作队伍庞大、青年群体活跃的特点,但也存在“群体力量强大、顶尖作家不足”的现实问题。

结合多个代表性作家作品,他深入探讨了当前中国小说创作中存在的几大不足:一是思想厚度不足,缺乏深刻的精神与哲学思考;二是超越性思维匮乏,作品更多停留在现实层面的再现,缺乏对灵魂与存在的探究;三是过于依赖现实主义手法,想象力和虚构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是知识发现有限,作品对新的思想、精神和艺术形式的探索不足。

郑翔强调,学养积淀是文学创作的根基,作家必须通过广泛阅读和深入思考来提升思想高度和语言驾驭能力。他还特别指出,温州小说家群体通过对地方文化的深度开掘,为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具有独特精神气质的作品,这一经验对贵州作家的创作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与以往不同,本次“精读堂”讲座首次走进贵州省第八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课堂。研修班作为贵州省作协、贵州文学院重点打造的中青年文学人才培养平台,与“精读堂”的阅读推广功能相结合,实现了全民阅读品牌与专业文学教育的有机融合。学员们在系统课程学习之余,直接参与到“精读堂”的高端学术讲座中,不仅拓宽了视野,更获得了与国内一线批评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活动现场,研修班学员积极与主讲嘉宾互动,围绕“如何克服写作中的难点”“如何从地方文化中汲取养分”“如何提升思想深度和艺术创新”展开提问与交流。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讲座不仅解答了创作中的困惑,也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启发和思考方向。

此次“精读堂”与培训班的结合,标志着活动品牌实现了新的跨越:从学校、社区、书店等公共空间推广阅读,到深入文学培训课堂,推动了全民阅读与文学创作的深度融合。这不仅提升了“精读堂”的学术品位与社会影响力,也为贵州作家群体提供了学习借鉴外省经验、增强文学自觉的重要契机。

通过这样的创新形式,“精读堂”不仅继续发挥全民阅读推广的功能,更承担起文学人才培养与文学创作引导的职责。它帮助贵州的中青年作家在思想厚度、学养积累和艺术探索上不断精进,为提升贵州文学整体水平、促进文学成果传播注入了新动力。

未来,贵州文学院将继续发挥“精读堂”的品牌优势,推动更多类似活动与文学培训相结合,形成文学阅读与文学创作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助力“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建设,为贵州文学繁荣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供稿:贵州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