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 > 详情

(连载)阿来 | 十二背后(五)

贵州省作家协会 | 2025-06-30 15:10

我把脚下一块石头踢下悬崖。

因为想起洪堡传记里的一句话:“他们还将石块踢下悬崖,听其回声,以此推算悬崖的高度。”

洪堡是带着很多测量仪器的,但有些时候,也会采用这种简单的方法。

现在,我们再次进入洞穴,看水的创造。

也许是水在创造前一个洞穴时,觉得工程推进得过于粗放,只是急于造成地下复杂而巨大的空间,却没有在局部做精细的打磨。所以,巨洞造成后,水在这里继续从事精细的装修工作。还是水,天无三日晴的贵州的雨水。天水落下俘获了空气中更多的二氧化碳,渗透进地表,溶解洞顶岩石中的碳酸钙,渗出洞底岩层,滴滴下坠,又是多少个万年的工夫,造成一个细腻光润的钟乳石世界。用钟乳石吊顶,用钟乳石挂壁,用钟乳石镶嵌深潭的边缘,在空间最阔大处,用钟乳石制造廊柱。造帐幔、造灯台、造龛、造慢动作的水滴计时器,不是人间倏忽而逝的分分秒秒,

而是缓慢之极的地质时间。我数了一滴水,晃晃悠悠,从聚拢成形,到下坠开出一朵水花,发出一声滴答,一共用了三十多秒人类时间。这滴水在造一根上下衔接的柱子。这根柱子的造成,至少还要好几个一万年。也许比人类学会用火,到今天可以用火冶炼各种矿物,用火烹制各种食物的时间还要漫长。

我想伸手抚摸一下柱头,但终究没有,我怕这一伸手,抹去的那点乳浆,就是几十年的时间。

水蚀空石头,同时,水制造石头。

旧的石头,变成新的石头。

几个小时时间,在洞穴中,粗览了几亿年岩石的历史。

出洞了。

出了洞,就是光,是草、树、云、人。鸟飞,虫鸣,风吹。出了洞,又回到了人类时间。一天,一夜,一月,一年。

洞口就是一道水的飞帘。站在那里,任水沫扑面,不由得想起李白的诗:“飞梯绿云中”,“珠箔悬银钩”。

还发现水雾中两种植物绿光闪烁。一种开黄花的凤仙,一种开白花的梅花草。都密集地簇生于岩壁上面。既然洞中行程已完,虽然警告过自己不要过分痴迷于植物分类,还是不由得俯身用手机细细拍摄,用了微距,用了广角。

又在手机上查出其种名。

梅花草因子房膨大为心形,故名鸡心梅花草。

凤仙花通身略略泛红的黄,却在长距和唇瓣之间,箍着翡翠绿的萼片,故名绿萼凤仙。奇的是这凤仙的长距,在末端自卷成一个圆圈,故民间有俗称唤作金耳环。如果有当地女子穿了当地

的短摆青衣,把这凤仙当耳环佩上,想是好看。

该离开了。坐汽车去遵义乘动车。

经过一个地方,名字与植物相关:旺草镇。这至少说明了此地人生活与植物的关联。当时就想,有没有更多的地名与植物相关?

在动车上用手机打开绥阳地图,居然发现那么多与植物相关的地名:茅垭镇、黄杨镇、枧坝镇、青杠塘镇、蒲场镇、茅盖顶、茅盍峰、岩岗藤、茶坪和箐湾。如果有一张更详尽的地图,相信这个名单还可以延长。好一个葳蕤繁茂的植物大世界!

用洪堡的话说,这就是人类用直接经验认知的“自然最宏大的面相”。

列车高速行进,很快就冲出了灰白岩石构成的峰与岭的包围,冲下了喀斯特地貌的贵州高地,由东南向西北进入了四川盆地。眼前,一座座覆满了松与柏、楝与桤的低缓丘陵,间或露出的岩壁变成了赭红色。和黔北的那些石灰岩一样,这种红砂岩也是在遥远的地质年代,在水底沉积而成。只是更容易风化为泥土,如此才造成了物产更为丰饶的四川盆地。1872年,一个叫李希霍芬的德国地质学家从秦岭南下,深入四川盆地,就注意到这种满布整个四川盆地的红色砂岩和由其风化而成的沃土,在其著作《四川记》中将其命名为红色盆地。他注意到,这个盆地,靠这种砂岩风化的沃土,靠西部高原发育的河流,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发展出成熟可靠的灌溉农业。

列车飞速行进,穿行在盆地中央的丘陵地带,一条条江流蜿蜒相伴,嘉陵江、渠江、涪江、沱江、岷江,赭红色的岩石不断

露出一个个纹理鲜明的剖面。

动车停靠大足站。

大足,由唐至宋,在十数处易于雕凿的红砂岩上,开造了众多石窟,众多佛菩萨造像。在这里,佛教造像终于完成了全然中国化的过程。佛教的时空观念更加宏观,与世界相始终,一个劫也就相当于一个地质上的时间单元。而人的存在只是一弹指,生命的绽放只在须臾刹那之间。

第二天,清晨,乘飞机去川西高原。机翼下,高原夷平面上众多的海子在初升太阳照耀下金光闪烁。最近一个冰期结束时,高原顶部的冰川化为流水,却把怀抱中巨大的花岗岩石一块块遗落荒原。

我下了飞机,踩着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草甸,穿行在这些犹如远古兽的巨大冰漂砾间。这些石头比黔北的石灰石,比四川盆地中的红砂岩坚硬多了。它们不是在水中沉积而成,而是火山喷发,将它们从地下带到了地面。花岗岩迎着阳光的一面,云母的薄片和石英的晶粒银光耀眼。那是大地一种隐秘的语言。

攀上一块巨石东望,浮云如絮,蓝天深远。

在这个地火造成的岩石世界,一切都凝固无言,汪洋之水造成的四川盆地渺不可见,更东边的十二背后的喀斯特世界渺不可见。但我知道,这一切都与我同在,在同一个地球,由宇宙的伟力推动,在幽深阔大到无边无际的宇宙中缓缓旋转。

在十二个月的背后,在黄道十二宫的背后,在十二个宇宙洪荒的背后。

在众多的水成的火成的岩石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