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阿来 | 十二背后(二)
电子门禁嘀嘀作响,进屋,木板壁,大花窗,高屋顶。楼下可以饮茶书写,上曲折楼梯,楼上可以高卧,可以倚窗读书。
作为十二背后景区的一个部分,双河寨二十多幢依坡面水的错落寨楼,在保持外观原貌和原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装修,已然改造成了雅致民宿。
在更高的另一寨中,男主人置酒,欢迎一行远客。席间相谈甚欢,早上起来,宿醉的缘故,有些谈话已然忘记,却鲜明地记得男主人一句话。那是我问他们夫妇从江苏来此投资开发的缘故,男主人说:“被美所伤害。”女主人写诗,男主人不写,却用了很诗歌的语言。这一“伤害”,使他们投资建设十二背后,已有十年之久了。他们不是拿钱一砸了之,而是凭对这片山水人民的热爱,所有营建开发都亲力亲为,都渗透自己的审美,都带着一份珍重的心意,把从别处收罗来的老家具,老建筑构件,一扇雕花的窗,一只嵌螺钿的柜,一块古匾,一张刺绣,都嵌入精心构建的民宿中,朴素之中含着雍容与文雅。
这样的地方,由不得不早起,沿清澈小河散步,空山鸟鸣,与青草味与绿树一样清新。河边湿地里,矮的是蓼花与凤仙花,高的是芦竹。这种喜水植物高擎着穗状花序,阳光透亮,照出了花序上密集细小的稃与芒。荷塘半枯,其间有蜻蜓与蝴蝶频繁起降。
漫步看景回来,距早餐还有一个多小时,在望台上泡一杯茶。其实是绥阳当地盛产的金银花。放一本书是洪堡的传记《创造自然》,却没有读,在手机上读《徐霞客游记》。
三百多年前,徐霞客入黔,也有遇好客主人,颇称惬意的时刻:
“僧檀波,甚解人意,时时以茶蔬米粥供。下午,有象过,二大二小,停寺前久之。象奴下饮。濒去,象辄跪后二足,又跪前二足,伏而候升。既而驼骑亦过。余方草记甚酣,不暇同往。”
“五里,过白基观。观前奉真武,后奉西方圣人,中颇整洁。
时尚未午,驼骑方放牧在后,余乃入后殿,就净几,以所携纸墨,记连日所游,盖以店肆杂沓,不若此之净而幽也。”
读徐的记叙,入黔一路,得以如此放松心情,好整以暇的机会并不多。而且都是在遇僧于庙,遇道于观的时候。但现在,我等却是在经营性的店肆之中,心意从容。
我读这些文字时,金银花在热水中慢慢洇开。金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古籍中描述忍冬是“一蒂二花”,腋生花在斜升的枝上总是成对排列。现在,它们在水中一金一银,成对散开。古籍中说:“花初开则色白,经一、二日则色黄,故名金银花。”
晃动茶杯,三对花载沉载浮,长长的花距,距端上下相向的唇形花瓣,纤长的雄蕊,都在水中舒展,香气若有若无。也是古籍中写到过的:“微香”。
浅浅啜饮,那微香就在唇齿间,悄然弥散。
阳光温煦。
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