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作协 > 详情

《中国作家》杂志推出“走基层 正安行”小辑

贵州省作家协会 | 2025-10-31 10:06

近日,《中国作家》(纪实版)2025年第11期推出“走基层 正安行”文学小辑,以报告文学和纪实散文深度解读贵州省正安县从深山贫困县向“世界吉他之都”的精彩蝶变。该小辑通过五位作家的独特视角,融合产业传奇、文化根脉、人文精神与地方风情,多方位展现了正安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底蕴。

《中国作家》(纪实版)2025年第11期封面

这样深刻的文学呈现,源于作家们深入一线的实地走访。2024年9月4日至7日,《中国作家》杂志社组织全国著名作家向阳、阎雪君、于爱成、杨小凡赴正安开展为期4天的采风创作,收集了鲜活的创作素材。活动主要依托2023年3月在正安县安场镇设立的中国作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开展,该实践点致力于为作家搭建扎根生活的创作平台,引导作家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中国作家》(纪实版)2025年第11期目录

作家向阳的报告文学《正安,唱响中国“三农”光辉岁月的神曲》,记述了正安吉他产业从无到有的崛起之路,揭示了以郑传玖为代表的正安人返乡创业,十年间打造出年产600万把、占全球产量七分之一吉他产业的奇迹,彰显了“务本求实、敢为人先”的精神力量对乡村振兴的深远影响。

阎雪君在其报告文学《山高“人”为峰》中,通过探访尹珍讲学地“务本堂”和回顾“三百娘子军”南下务工的历史,深入剖析正安尊师重教、磨砺务本的文化传承,并聚焦当地培育工匠精神、打造技术人才队伍的实践,深刻阐释“人的决心和智慧”是创造正安奇迹的根本所在。

杨小凡的报告文学《正安、吉他、尹珍及其他》以亲身见闻为线索,从震撼的吉他广场到现代化产业园,层层揭示正安成为“世界吉他之都”的现实图景,并将当代产业现象与东汉尹珍开拓南域文化的历史精神相联结,展现正安突破地理限制、勇于创新的文化基因。

于爱成的报告文学《文脉与国家:从尹珍开始》将视野提升至宏大的历史格局,通过深入研究尹珍文化的传承与影响,阐释其“务本”思想如何根植黔北、滋养后世文脉,并深刻论述了文化传承、个体命运与国家发展间的内在联系,为正安故事注入了深厚的历史纵深。

贵州作家谢国蕾的报告文学《新时代“守楼人”的零火征程》将视角对准遵义会议会址旁的消防救援队伍,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全景式呈现该消防站自1970年建站以来,55年守护革命旧址群“零火”的传奇,诠释了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传承。

遵义本土作家冉小江的纪实散文《遇见正安美食》从美食角度细腻描绘正安的生活气息与文化韵味,通过一碗热气腾腾的蒸米皮、酥香可口的油糕和醇厚回甘的油茶,展现了正安人质朴温暖的生活哲学和独特的地方风情,让读者从味蕾感受这座小城的温度与魅力。

今年以来,遵义依托该实践点为当地作家提供丰富的创作源泉和传播通道,有效推动当地文学创作成果不断涌现,多名作家作品登上《中国作家》这一重要文学平台,如第6期纪实版刊发周小霞的报告文学《龙潭、龙潭》、吴付刚的报告文学《阳雀台上》,第9期影视版收录吴言的电影剧本《天黑路滑》。

来源:遵义作协